法国(France)画家Paul Frenzeny在17世纪后期任美国(USA)Harpers Weekly的画师,游历北美,用画笔记录当时尚处艰苦奋斗时期的北美风土人情。他在1880年到达加州,在纳帕峡谷的葡萄园中作下了这样一幅画。这是一片繁忙的劳动景象上:运送葡萄的,卸货的,踩踏的,榨汁的,检验成色的……其中有动感的一组显然是踩踏葡萄的,他们弓着身体,为了保持平衡手还拉着系在树上的绳子,乍一看似乎在跳hip-hop。但仔细观察,会发现他们竟然大多是人:穿着清代式样的衣服,留满清男子的发型,但长辫子为了方便劳动被盘起来了。
翻翻加州的历史,看到历史学家Carey McWilliams的调查结果显示:1870年90%的农业从业人员是人,1880年因为排华情绪的日益高涨,人口开始减少到75%。如果不是劳工的参与,加州从麦子种植到水果生产的过渡会落后25年……不知是否由于排华的关系,图中36人中16人是人,似乎比例不超过40%。但若仔细观察,除去2位看上去像是负责人或是技术人员模样的人和一个驾马车的,从强劳力的角度人就差不多占50%了。
当时从当时前往美国(USA)的劳工,大多为广东,福建一带的小农或破落小地主的子弟,因为去往遥远的大洋彼岸的船费就需要一二百银元,非一般贫穷农民负担的起。这些青壮年农民,带着淘金发财的梦想到达美国(USA),把San Francisco称为“金山”―堆满金子的山,把那个国家叫做“美国(USA)”——美丽的国度,足以证明他们对那片未知土地的向往。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,这个被他们称为美国(USA)的国度并不善待他们:繁重的劳作,当地人的驱赶,种族歧视,甚至杀戮时常困扰着他们。